前几天,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晒出在太原一餐饮企业喝下午茶时与小狮子亲密互动的照片,引发关注。有不少人质疑,作为餐饮服务企业,饲养狮子等动物且进行狮子与人零距离互动的商业性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某社交媒体平台图文
有媒体向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是,这种互动是不可以的,完全禁止零距离接触。据了解,该餐饮企业目前已经下架了团购平台上与小狮子互动的项目;其工作人员也在直播间回应称,现在不可以抱小狮子了,可以隔着围栏或玻璃跟其互动。
记者通过检索得知,该餐饮企业之前通过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获得“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政许可,其中包括两只非洲狮,审批许可内容一栏显示用于“人工繁育和科普展示”。
▲某社交媒体平台晒图
那么何种野生保护动物是可以饲养的,如若饲养需要哪些审批程序和许可证书呢?
记者通过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除须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陆生10大类动物,以及须由农业农村部批准的水生9大类动物之外。其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省(区、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林业部审批。如果审批通过,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在向林业部门进行科普展示行政许可申请时,通常需提交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表、申请单位法人证书等证明材料;具有相应物种的驯养繁殖许可证、科普展示方案等材料。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科普展示活动,并需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保证可追溯。
虽然太原的这个餐饮企业获得了“人工饲养和科普展示”的行政许可,但科普展示的范围有多大?展示时与动物零距离接触,是否存在问题?
早在201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的通知》中就要求:“立即停止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等各种不当行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也下发相关通知:“对于利用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观赏展示的,不得开展游人、观众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等活动”。通过上述林业部门下发的相关通知,以及一些类似案例,不难看出其对于这种与野生动物零距离互动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不久前重庆某酒店提供的“小熊猫叫早”服务,也被重庆市林业局“叫停”。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许多动物园等场所为增强互动性,推出与动物“零距离”接触游玩项目的情况比较常见。但其实人与动物的距离不宜太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第一,对于人类来说,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本身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因子,如病菌、病毒。此前曾有过因近距离接触动物而引发传播疾病的案例。
• 第二,野生动物有野性,虽然幼狮幼虎还不具备较强攻击力,但与许多人亲密接触,也存在其应激伤人的潜在风险。
• 第三,对于动物来说,幼兽免疫系统脆弱,与人群密集接触,是否暗藏生病风险;将幼兽置于人群中,其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化规训对于其天性的压制,是否存在动物伦理问题。
• 第四,从生态角度来说,供展示和人“亲密接触”的野生动物,环境是否利于它们生存也存在争议。以“亲密接触”作为卖点的商业行为,立足于人的需求本位,危害野生动物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也背道而驰。
人类有与动物互动的需求无可厚非,但互动的方式有待商榷。对商业利用野生动物行为,更需制定细致规则。美好的生命属于自然而不属于囚笼,喜欢不等于占有。让鲸归大海,虎啸深山,鹰飞蓝天,到大自然中去观赏野性灵动之美。
(记者 李卓馨)
来源:山西新闻网
易速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